【数学】
郑辉龙
数学高级教师,厦门一中初中数学教研组组长
冲刺点拨
把握方向重点复习
二模后,做基础题优于做难题;复习错题胜过做新题。第二轮复习要反思失分点,引以为戒,把握方向,特别注意几个关键点:
1、函数还是压轴题,综合题的要求仅限于直线形与曲线形相交,建议优生每天做一题,但不要做两种曲线型相结合的题 (如双曲线与抛物线,抛物线与圆,双曲线与圆)。2、圆是有足够杀伤力的拉分题,今年难度大大降低,掌握课本难度就足够了,重点是新增的垂径定理、切线的判定与性质。圆的要求降了,相应的直线型(四边形、三角形)的难度与分值就升了,因此几何的重点在直线型,优生对射影定理务必掌握。
3、图形的变换是重点题,包括平移、旋转、翻折、对称、放缩、分割与补形等的变换,应高度重视,加强训练。4、课本应用题一定要过关。今年应用题只考课本题型,不会扩展。5、重点考查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分类与讨论、函数与方程、数形结合。
应考技巧
归纳方法 自如解答
熟练掌握解题方法,在考场上就能自如答题:
解分式方程要“经检验”;统计题分数必拿,注意统计量的单位。
“有问必答”:应用题要答,计算题也要答(∴原不等式的解集是……),猜想题(是否……)更要大胆答,大胆猜。
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、根的判别式、求值后要检验。
解答用n表示……规律的题,一定要验证,如n=1,2,3代入检验正确否?还要写好n的取值范围,如n为正整数等。
求最大、最小值问题:1)一次函数:用x的取值范围求;2)二次函数:用顶点坐标(配方法)求;3)其他函数(自变量为整数时):用穷举法求。
几何计算题如果不会,就用方程法,如“赵州桥”问题。几个常见模型图(基本图形)要掌握。
梯形最常用的辅助线的添法:作高、平移腰、平移对角线或补成三角形。
圆中最常用的辅助线添法:①作垂经连半径;②构造“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”③两圆中:连心线、公共弦。
求 “y与x的函数关系式”:常用“相似”、勾股定理、射影定理。
应用题:耐心审题,大胆设元,多写几个“那么”。同一个量,求两次,等起来。
利润=(售价-进价)·数量;售价=进价·(1+利润率);顺流速度=静水速度+水流速度;逆流速度=静水速度-水流速度;平均速度=总路程/总时间。
几何题:倒过来想。想想求证,想想已知,两面夹攻,中间会师。
不定方程:①0+0、0·0型;②整数解:穷举法;③用整体的思想解,而不求每个字母;④找关系:用一个字母表示其他字母。
画函数图像三步骤:列表、描点、连线,注意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。
有关“切”的问题三定理:①一切就垂 (性质);②一垂就切(判定);③切线长定理(两结论)。
证明相似的三定理,尤其注意“两边对应成比例夹角相等”及“三边对应成比例”。
函数题:1)求解析式用“待定系数法”——一设二代三解;2)公共点就是公共解——联立成方程组求交点;3)“坐标”“边长”是一家——灵活转换(注意坐标中的负号);4)“点”在“线”上就代入——毫不犹豫;5)方程思想——求某个参数(字母)用方程法。
多个问题的题组题:1)第1步容易得分,决不放弃;2)如没附加条件,第2、3步的解答可使用第1、2步的结论;3)有独立附加条件的结论不能用在“老二”“老三”,但解题方法上总是有关联。
和差倍分问题:截长补短法;比例问题:设k法;面积问题:割补法,等积转换法;中线的“分蛋糕”法;中点问题:作中位线法。
后3题第三问(难题),若求某个字母的值,可用广义待定系数法:①确定待定系数;②用待定系数表示有关量;③找等量,列方程,求出这个待定系数的值。
数形结合的思想:要动手画简图;分类与讨论的思想:不重不漏;整体的思想:不求单个字母的值。